才能更加有效的挽救生命

時間就是心肌,時間就是生命!
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高、死亡率高而且發病迅速,需要快速救治的特點,所以我們設定了兩個重要的目標,一個是對公眾而言,強調“要120”,因為一旦得了心梗,就要必須通過120救護車得到有效的救治;另一個是,由于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快速救治,對于醫療機構、醫生而言,“要在120分鐘”內能夠開通急性心肌梗死閉塞的那根血管,所以這兩個120構成了心梗救治日的主題。
心肌梗死,是冠狀動脈閉塞,血流中斷,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。通俗地講,我們的冠狀動脈就像莊稼地里面的水管,而我們的心肌就是莊稼地里的樹苗,如果莊稼地里的水管堵塞,早期樹苗開始枯萎,久而久之樹苗就會枯萎壞死,所以心肌梗死實際上是心肌的壞死。心肌細胞是不可再生的,壞死了就永遠壞死了,所以心肌梗死搶救要分秒必爭,挽救更多心肌。
在我國,心血管疾病占疾病死亡率的首位,每年導致死亡人數達400萬,相當于每天有1萬人死于像急性心肌梗死這一類疾病,而這一類疾病中70%-80%的人,都是能夠被救治,而且救治以后大部分都能恢復。
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血、缺氧,心臟肌肉因缺乏血液供應出現壞死,從而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癥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見病因。而既往心臟疾病、吸煙、糖尿病、血脂異常、超重或肥胖、不合理膳食、情緒激動、天氣變化等均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的病因。

當遇到有人突發胸痛,首先,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,在電話中盡量保持冷靜,詳細描述患者的情況,包括癥狀、年齡、性別等,以便急救人員做好準備。如果患者意識清醒,可以幫助其坐下或半臥位,以減輕心臟負擔。如果患者意識喪失,應將其平放在硬質平面上,如地面或硬板床。接下來,檢查患者的呼吸和脈搏。如果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,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。按壓胸部的頻率應為每分鐘100-120次,深度約為5-6厘米。如果會進行人工呼吸,應按照30次按壓后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進行。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的過程中,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癥狀變化。如果患者出現嘔吐,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,以防止嘔吐物阻塞呼吸道。此外,如果家中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,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患者服用。但需注意,硝酸甘油并非適用于所有心梗患者,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先咨詢醫生。
心梗的防治措施
合理飲食:保持低鹽、低脂、低糖的飲食習慣,多攝入蔬菜、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。戒煙限酒:吸煙和過量飲酒是心梗的主要誘因之一,戒煙和限制飲酒有助于降低心梗風險。適量運動:定期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。避免誘發因素:過勞、情緒激動、飽餐、用力排便、寒冷刺激等都是心絞痛發作的誘因,應注意盡量避免,同時冬季應做好保暖。減壓放松:學會減壓、放松心情,避免長期處于緊張、焦慮狀態。心理疏導:定期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,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。血壓、血糖、血脂檢測:定期檢測血壓、血糖、血脂水平,以及時發現并控制疾病。心電圖檢查: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,及時發現心肌缺血等異常情況。藥物治療:在醫生指導下,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藥物、降脂藥物,如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、阿托伐他汀等以降低心梗風險。手術治療:對于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,如冠狀動脈狹窄嚴重者,可考慮進行手術介入治療。“心腦監測預警服務系統”是一款智慧養老及智慧健康管理平臺??商崆拜o助預防突發心臟病、心梗、腦梗等重大疾病,提高心梗、中風等重大疾病的治療效果,挽救生命于早期,為用戶爭取更多寶貴救治時間。
提前3-7天預警心梗風險
生命健康預警系統可實現對心率、血壓、血氧等生理指標,24小時自動高頻次數據采集和監測,日監測近2000個生理指標,據此數據分析長期變化趨勢,解析用戶健康狀態。通過心梗、腦卒中風險發生先兆病理模型和器官健康狀態模型、個人健康狀態模型、進行“三重論證”實時分析評估,判斷用戶潛在風險并提前預警。
通過佩戴預警手表,配合生命健康預警系統,利用人工智能+大數據+中醫脈診技術,提前捕捉風險信號,實現心梗、腦卒中風險提前預警,為挽救生命,爭取最佳治療時機。
心梗的防治措施
心梗的防心梗的防治措施治措施
時間就是心肌,時間就是生命!